垂直农场的概念最早于200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森·迪斯波米亚教授提出。指的是类似于高楼的发展模式,农用地也从田地向楼层化农场发展,在高楼大厦里通过技术手段模拟农场的生长环境,促进各种农业产品的生长。简单的说就是在高层建筑中进行各种农业生产,并且充分利用可循环的能源和温室技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垂直农场如果建在城市内,就叫作城市垂直农场。
(1)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农场往高处发展,每一层楼都是一片农地,可以节省耕地面积,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2)通过各种种植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所有农作物都在受控制的环境中生长,全年365天不间断地种植、收割。
(3)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并且能将不可食用的植物做成燃料,产出清洁能源。还可以处理城市污水,调节城市的微气候,保护整个生态环境,为节能减排做出巨大贡献。
(5)垂直农场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让那些进城的农民工有机会从事自己熟悉的行业,城市的失业率、犯罪率减少。
(6)垂直农场的配套设施可缓解公共设施缺乏给城市带来的压力。整个垂直农场建筑就是一个独立的生态循环系统,其在城市中担当的不仅仅是一个农业产品生产的角色,更是对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有积极的作用。
(1)投入成本太大,牵涉到建筑设计、工程安排、农业操作、农艺规划等多个环节。
(2)技术及管理人员素质都要求较高,没有达到这个技术,其风险性较高,比如病虫害控制着一块,如果控制不好,南宫28下载那么对城市发展弊大于利。
(3)耗电较大,垂直农场比之传统的温室栽培是需要更大的电能输入的,这个城市能不能带得起这么大的能耗?怎么才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都是个问题。
以上就是有关于垂直农村的定义及优缺点的全部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垂直农场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