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无土基质栽培正逐渐成为韭菜的主流栽培方式,而传统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韭菜育苗期间,是采用营养液进行浇水,如果浇水不当,容易造成韭菜苗烂根;
2、韭菜生根期间,采用将韭菜苗插入定植杯再放入泡沫板定植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
2)培植期间韭菜的根系要浸入营养液中吸取营养,既浪费又难以保证韭菜的根系均匀喷附营养液,从而影响韭菜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韭菜的气雾栽培装置,可有效解决韭菜气雾栽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韭菜的气雾栽培装置,该模块化栽培架包括至少一个栽培单元,栽培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支腿、设置在所述支腿顶部的上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支腿下部的下框架,上框架上装有育苗盘,育苗盘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底面上设置有用于韭菜根系生长通过的定植孔,定植孔下方设置有由PEP农用黑白膜围成的栽培空间,高压细水雾喷头伸入栽培空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方便运输,可快速拼装,完成栽培区域的整体布置,省工省时,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在提高植物培植效率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同时解决了传统无土基质栽培韭菜存在的弊端,克服了传统营养液型韭菜栽培技术难度高、投入成本高的缺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水肥一体化,韭菜根系十分发达,产量提高10倍以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优点, 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由图1-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一个栽培单元,栽培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支腿8、设置在所述支腿顶部的上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支腿下部的下框架,上框架上装有育苗盘5,育苗盘5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底面上设置有用于韭菜根系生长通过的定植孔16,定植孔下方设置有由PEP农用黑白膜1围成的栽培空间6,高压细水雾喷头4伸入栽培空间6。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上框架是由平行相间设置的2个托框14和与托框垂直且呈平行相间设置的2个边撑13构成的方框形,托框和边撑的端部均与支腿上端连接在一起,托框的截面呈L形,育苗盘5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凸沿5a,凸沿5a置于托框的底面上,PEP农用黑白膜的上沿置于凸沿5a与托框底面之间,由凸沿压紧固定,PEP农用黑白膜的下部落在下框架上,构成PEP农用黑白膜的固定结构;
所述的下框架是由分别设置的两支腿之间的长托框10和短托框12构成的方框形,下框架上卡装有托板11,PEP农用黑白膜的下部落在托板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3、4所示,可根据需要在支腿上设置多个栽培单元(图中给出4个栽培单元)使用时,可以与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1.X”的“高压细水雾生态栽培系统”配合使用,用本装置替换上述申请中的气雾栽培架即可,育苗盘内装有用于韭菜无土培养的基质(基质为市售产品,如郑州金世纪育苗基质有限公司销售的韭菜无土栽培基质),韭菜苗培育好后,要进行韭菜苗的定植,将韭菜苗3-5株并在一起重新放入育苗盘的基质中,南宫28登录入口间距5cm,基质既可以固定韭菜,又可以二次供给定植韭菜营养,韭菜定植后充分吸收基质并穿过育苗盘底部的定植孔快速生根至栽培空间中,营养液(所述的营养液为韭菜无土培养的常规营养液)通过喷雾管道9输送给伸入栽培空间的高压细水雾喷头4喷出,弥漫至整个栽培空间,使韭菜处于一种最佳的根域状态下进行生长发育,产量与生物量大大提高,栽培空间下部的PEP农用黑白膜上设置有营养液回流孔3,营养液回流孔可以与回流管2连接,回流管与营养液储存箱相连,收集的未被吸收的营养液经回液管回流至营养液储存箱进行循环利用。当有多个栽培单元可设置分别与各个喷雾管道相连的总喷雾管道和与各个回流管相连的总回流管道15。
由上述情况可以清楚的看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无土基质栽培韭菜存在的弊端,克服了传统营养液型韭菜栽培技术难度高、投入成本高的缺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水肥一体化,韭菜根系十分发达,产量提高10倍以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优点,该技术必将在引领第五次农业革命中并发挥其重要作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