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栽培设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气雾栽培设施.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7.X (22)申请日 2016.08.25 (73)专利权人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地址 101107 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贾后疃 村委会西200米 (72)发明人 尚辉 张天柱 刘鲁江 郭瑞琦 傅常智 陈燕红 鲍任蕾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代理人 李彬 徐林 (51)Int.Cl. A01G 31/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气雾栽培设施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雾。
2、栽培设施。 该栽培 设施包括种植单体(1)、 种植底座(2)、 连接管 (3)、 营养液池(16)和营养液管(17); 所述种植单 体(1)包括栽培板(4)、 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 液槽(7); 栽培板(4)包括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 板, 所述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上均水平等间 距地设置有多个栽培孔(5); 在栽培板(4)的同侧 上, 上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上层储液槽(6), 下 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下层储液槽(7); 下层储 液槽7底面设置有插口边沿(14); 上层栽培板的 上表面设有用于卡固插口边沿(14)的插口卡槽 (15)。 本实用新型在断电下能够保证植株的水分 供应, 保障植物生。
3、长; 组装灵活, 移动方便, 可反 复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5922351 U 2017.02.08 CN 205922351 U 1.一种气雾栽培设施, 其特征在于: 该栽培设施包括种植单体(1)、 种植底座(2)、 连接 管(3)、 营养液池(16)和营养液管(17); 种植单体(1)包括栽培板(4)、 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 所述栽培板(4)包括上 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 所述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上均水平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栽培 孔(5); 在栽培板(4)的同侧上, 上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上层储液槽(6), 下层栽培板的下 部设置有下层储液。
4、槽(7); 上层栽培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层连接轴(8)和上层连接轴 转槽(10); 在下层栽培板的左右两端上, 与上层连接轴(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转 槽(11), 与上层连接轴转槽(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9); 所述上层连接轴(8)和 下层连接轴(9)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层连接孔(12)和下层连接孔(13); 下层储液槽(7)底面设置有插口边沿(14); 上层栽培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卡固插口边 沿(14)的插口卡槽(15); 两个上下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插口边沿(14)与插口卡槽(15)配合上下叠放; 两个 左右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上层连接轴(8)与下层连接轴转槽(。
5、11)、 上层连接轴转槽(10) 与下层连接轴(9)相互嵌套配合衔接; 连接管(3)从处于同一条竖直的直线)中插入, 串联左右相邻的及纵向的种植单体(1); 每组纵向的种植单体(1)底部设置有一个种植底座(2), 种植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 用于卡固插口边沿(14)的凹槽(20); 两个左右相邻的种植底座(2)通过与种植单体(1)相同 的连接轴与连接轴转槽结构相互衔接, 并通过连接管(3)串联; 营养液管(17)布置于种植单体(1)具有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的一侧; 营养 液管(17)上均匀地设置有雾化喷头(18); 营养液管(17)进液。
6、端通过水泵(19)与营养液池 (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设施, 其特征在于: 每平米种植单体(1)对应设置两 个雾化喷头(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设施,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喷头(18)与种植单体 (1)之间的距离为50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设施,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连接轴(8)和下层连接 轴(9)以连接管(3)为轴心在上层连接轴转槽(10)和下层连接轴转槽(11)内转动, 将串联叠 放的种植单体(1)组合成圆柱形、 多边立体柱形或者曲线所述的气雾栽培设施,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雾栽培设施还包括集液 池,。
7、 集液池根据气雾栽培设施的造型轮廓设置; 集液池设置于地表面上或者低于地表面; 并 通过循环管道与营养液池(1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栽培设施,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液池周围设置有挡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22351 U 2 一种气雾栽培设施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栽培设施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气雾栽培设施。 背景技术 0002 气雾栽培, 是利用电力驱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 直接喷射到植物 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 0003 目前气雾栽培在生产与科研上最具开发潜力, 其应用前景也非常广。
8、泛。 气雾栽培 能够将水、 肥料完全循环使用,南宫28下载 减少劳动力、 电力等资源的使用, 又能提供给作物根系较好 的生长环境, 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的质量与数量。 0004 但现有的气雾栽培设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 即在遇到几个小时以上的临时停电 时, 如果没有备用电源将无法驱动喷雾装置, 根系暴露在空气中无法获得水分, 将导致植株 缺水, 会面临绝产的严重后果。 因此, 需要一种在断电下还能够保证植株的水分供应, 保障 植物生长, 降低损失的气雾栽培设施。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突发断电情况下, 还能够保证植株的水分供应、 保障植物生长、 降低损失的气雾栽培设施。 0006 为了。
9、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雾栽培设施, 该栽培设施包括种植单体1、 种植底座2、 连接 管3、 营养液池16和营养液管17; 0008 种植单体1包括栽培板4、 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 所述栽培板4包括上层栽培 板和下层栽培板, 所述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上均水平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栽培孔5; 在 栽培板4的同侧上, 上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上层储液槽6, 下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下层 储液槽7; 上层栽培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层连接轴8和上层连接轴转槽10; 在下层栽 培板的左右两端上, 与上层连接轴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转槽11,。
10、 与上层连接轴转 槽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9; 所述上层连接轴8和下层连接轴9内部分别设置有上 层连接孔12和下层连接孔13; 0009 下层储液槽7底面设置有插口边沿14; 上层栽培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卡固插口边 沿14的插口卡槽15; 0010 两个上下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插口边沿14与插口卡槽15配合上下叠放; 两个左 右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上层连接轴8与下层连接轴转槽11、 上层连接轴转槽10与下层连接 轴9相互嵌套配合衔接; 连接管3从处于同一条竖直的直线中插入, 串联左右相邻的及纵向的种植单体1; 0011 每组纵向的种植单体1底部设置有一。
11、个种植底座2, 种植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用 于卡固插口边沿14的凹槽20; 两个左右相邻的种植底座2通过与种植单体1相同的连接轴与 连接轴转槽结构相互衔接, 并通过连接管3串联;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922351 U 3 0012 营养液管17布置于种植单体1具有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的一侧; 营养液管 17上均匀地设置有雾化喷头18; 营养液管17进液端通过水泵19与营养液池16连接。 0013 优选地, 每平米种植单体1对应设置两个雾化喷头18。 0014 优选地, 所述雾化喷头18与种植单体1之间的距离为505厘米。 0015 所述上层连接轴8和下层连接轴9以连接。
12、管3为轴心在上层连接轴转槽10和下层连 接轴转槽11内转动, 将串联叠放的种植单体1组合成圆柱形、 多边立体柱形或者曲线 所述气雾栽培设施还包括集液池, 集液池根据气雾栽培设施的造型轮廓设置; 集 液池设置于地表面上或者低于地表面; 并通过循环管道与营养液池16连接。 0017 所述集液池周围设置有挡板。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 1、 在断电下能够保证植株的水分供应, 保障植物生长。 0020 2、 组装灵活, 移动方便, 可反复使用。 0021 3、 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利用率、 降低劳动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
13、雾栽培设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种植单体1的正视图; 0024 图3为种植单体1的后视图; 0025 图4为种植单体1的俯视图; 0026 图5为种植单体1的底部斜侧示意图; 0027 图6为种植底座2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多个种植单体1和种植底座2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9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0030 1 种植单体 0031 2 种植底座 0032 3 连接管 0033 4 栽培板 0034 5 栽培孔 0035 6 上层储液槽 0036 7 下层储液槽 0037 8 上层连接轴 0038 9 下层连接轴 0039 10 上层连接轴转槽 0040 11 下层连接轴转槽。
15、板4包括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 所述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上均水平等间距 地设置有多个栽培孔5。 在栽培板4的同侧上, 上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上层储液槽6, 下层 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下层储液槽7。 上层栽培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层连接轴8和上层 连接轴转槽10; 在下层栽培板的左右两端上, 与上层连接轴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 转槽11, 与上层连接轴转槽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9。 所述上层连接轴8和下层连 接轴9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层连接孔12和下层连接孔13。 0053 下层储液槽7底面设置有插口边沿14; 上层栽培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卡固插口边 沿14的插口卡槽15。 0054。
16、 两个上下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插口边沿14与插口卡槽15配合上下叠放; 两个左 右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上层连接轴8与下层连接轴转槽11、 上层连接轴转槽10与下层连接 轴9相互嵌套配合衔接; 连接管3从处于同一条竖直的直线中插入, 串联左右相邻的及纵向的种植单体1。 0055 每组纵向的种植单体1底部设置有一个种植底座2, 种植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用 于卡固插口边沿14的凹槽20。 两个左右相邻的种植底座2通过与种植单体1相同的连接轴与 连接轴转槽结构衔接, 并通过连接管3串联。 0056 营养液管17布置于种植单体1具有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的一侧; 。
17、营养液管 17上均匀地设置有雾化喷头18; 营养液管17进液端通过水泵19与营养液池16连接。 0057 优选地, 每平米种植单体1对应设置两个雾化喷头18。 0058 优选地, 雾化喷头18与种植单体1之间的距离为505厘米。 0059 上层连接轴8和下层连接轴9以连接管3为轴心在上层连接轴转槽10和下层连接轴 转槽11内转动, 将串联叠放的种植单体1组合成圆柱形、 多边立体柱形、 曲线 所述气雾栽培设施还包括集液池, 集液池根据气雾栽培设施的造型轮廓设置; 集 液池可以设于地表面上, 也可以低于地表面; 集液池通过循环管道与营养液池16连接。 集液 池周围设置有挡板。
18、, 目的是挡住集液池内的营养液不外流。 006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62 按照种植单体1两端的上层连接轴8的上层连接孔12和下层连接轴9的下层连接孔 13的中心间距布置连接管3; 连接管3垂直立于地面设置于集液池挡墙内。 0063 将气雾栽培设施的种植底座2顺序套在连接管上, 形成种植底层, 然后上面每一层 再垂直叠放种植单体1, 达到需要高度即可。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922351 U 5 0064 气雾栽培设施安装完成后, 植物放入定植杯中, 将定植杯放在种植单体1的栽培孔 5内。 沿种植单体1具有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的一侧布置营养液管17; 营养液。
19、管17上 均匀地设置有雾化喷头18, 每平米种植单体1对应设置两个雾化喷头18, 雾化喷头18与种植 单体1之间的距离为505厘米。 雾化喷头18不断地向植物根系及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 槽7喷营养液, 多余的营养液从底部集液池回流到营养液池16, 循环利用。 生长在上层储液 槽6和下层储液槽7内的植物根系吸收储液槽里的营养液, 生长在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 槽7外的根系, 吸收雾化喷头18喷出的雾化营养液。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922351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5922351 U 7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5922351 U 8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5922351 U 9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雾栽培设施。该栽培设施包括种植单体(1)、种植底座(2)、连接管(3)、营养液池(16)和营养液管(17);所述种植单体(1)包括栽培板(4)、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栽培板(4)包括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所述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上均水平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栽培孔(5);在栽培板(4)的同侧上,上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上层储液槽(6),下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下层储液槽(7);下层储液槽7底面设置有插口边沿(14);上层栽培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卡固插口边沿(14)的插口卡槽(15)。本实用新型在断电下能够保证植株的水分供应,保障植物生长;组装灵活,移动方便,可反复使用。
1.一种气雾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该栽培设施包括种植单体(1)、种植底座(2)、连接管(3)、营养液池(16)和营养液管(17);种植单体(1)包括栽培板(4)、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所述栽培板(4)包括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所述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上均水平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栽培孔(5);在栽培板(4)的同侧上,上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上层储液槽(6),下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下层储液槽(7);上层栽培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层连接轴(8)和上层连接轴转槽(10);在下层栽培板的左右两端上,与上层连接轴(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转槽(11),与上层连接轴转槽(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9);所述上层连接轴(8)和下层连接轴(9)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层连接孔(12)和下层连接孔(13);下层储液槽(7)底面设置有插口边沿(14);上层栽培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卡固插口边沿(14)的插口卡槽(15);两个上下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插口边沿(14)与插口卡槽(15)配合上下叠放;两个左右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上层连接轴(8)与下层连接轴转槽(11)、上层连接轴转槽(10)与下层连接轴(9)相互嵌套配合衔接;连接管(3)从处于同一条竖直的直线)中插入,串联左右相邻的及纵向的种植单体(1);每组纵向的种植单体(1)底部设置有一个种植底座(2),种植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卡固插口边沿(14)的凹槽(20);两个左右相邻的种植底座(2)通过与种植单体(1)相同的连接轴与连接轴转槽结构相互衔接,并通过连接管(3)串联;营养液管(17)布置于种植单体(1)具有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的一侧;营养液管(17)上均匀地设置有雾化喷头(18);营养液管(17)进液端通过水泵(19)与营养液池(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每平米种植单体(1)对应设置两个雾化喷头(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18)与种植单体(1)之间的距离为50±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连接轴(8)和下层连接轴(9)以连接管(3)为轴心在上层连接轴转槽(10)和下层连接轴转槽(11)内转动,将串联叠放的种植单体(1)组合成圆柱形、多边立体柱形或者曲线所述的气雾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栽培设施还包括集液池,集液池根据气雾栽培设施的造型轮廓设置;集液池设置于地表面上或者低于地表面;并通过循环管道与营养液池(1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池周围设置有挡板。
气雾栽培,是利用电力驱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
目前气雾栽培在生产与科研上最具开发潜力,其应用前景也非常广泛。气雾栽培能够将水、肥料完全循环使用,减少劳动力、电力等资源的使用,又能提供给作物根系较好的生长环境,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的质量与数量。
但现有的气雾栽培设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在遇到几个小时以上的临时停电时,如果没有备用电源将无法驱动喷雾装置,根系暴露在空气中无法获得水分,将导致植株缺水,南宫28下载会面临绝产的严重后果。因此,需要一种在断电下还能够保证植株的水分供应,保障植物生长,降低损失的气雾栽培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突发断电情况下,还能够保证植株的水分供应、保障植物生长、降低损失的气雾栽培设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雾栽培设施,该栽培设施包括种植单体1、种植底座2、连接管3、营养液池16和营养液管17;
种植单体1包括栽培板4、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所述栽培板4包括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所述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上均水平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栽培孔5;在栽培板4的同侧上,上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上层储液槽6,下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下层储液槽7;上层栽培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层连接轴8和上层连接轴转槽10;在下层栽培板的左右两端上,与上层连接轴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转槽11,与上层连接轴转槽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9;所述上层连接轴8和下层连接轴9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层连接孔12和下层连接孔13;
下层储液槽7底面设置有插口边沿14;上层栽培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卡固插口边沿14的插口卡槽15;
两个上下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插口边沿14与插口卡槽15配合上下叠放;两个左右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上层连接轴8与下层连接轴转槽11、上层连接轴转槽10与下层连接轴9相互嵌套配合衔接;连接管3从处于同一条竖直的直线中插入,串联左右相邻的及纵向的种植单体1;
每组纵向的种植单体1底部设置有一个种植底座2,种植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卡固插口边沿14的凹槽20;两个左右相邻的种植底座2通过与种植单体1相同的连接轴与连接轴转槽结构相互衔接,并通过连接管3串联;
营养液管17布置于种植单体1具有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的一侧;营养液管17上均匀地设置有雾化喷头18;营养液管17进液端通过水泵19与营养液池16连接。
所述上层连接轴8和下层连接轴9以连接管3为轴心在上层连接轴转槽10和下层连接轴转槽11内转动,将串联叠放的种植单体1组合成圆柱形、多边立体柱形或者曲线形。
所述气雾栽培设施还包括集液池,集液池根据气雾栽培设施的造型轮廓设置;集液池设置于地表面上或者低于地表面;并通过循环管道与营养液池16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雾栽培设施,包括种植单体1、种植底座2、连接管3、营养液池16和营养液管17。
其中,如图2至图6所示,种植单体1包括栽培板4、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所述栽培板4包括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所述上层栽培板和下层栽培板上均水平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栽培孔5。在栽培板4的同侧上,上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上层储液槽6,下层栽培板的下部设置有下层储液槽7。上层栽培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层连接轴8和上层连接轴转槽10;在下层栽培板的左右两端上,与上层连接轴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转槽11,与上层连接轴转槽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层连接轴9。所述上层连接轴8和下层连接轴9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层连接孔12和下层连接孔13。
下层储液槽7底面设置有插口边沿14;上层栽培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卡固插口边沿14的插口卡槽15。
两个上下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插口边沿14与插口卡槽15配合上下叠放;两个左右相邻的种植单体1通过上层连接轴8与下层连接轴转槽11、上层连接轴转槽10与下层连接轴9相互嵌套配合衔接;连接管3从处于同一条竖直的直线中插入,串联左右相邻的及纵向的种植单体1。
每组纵向的种植单体1底部设置有一个种植底座2,种植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卡固插口边沿14的凹槽20。两个左右相邻的种植底座2通过与种植单体1相同的连接轴与连接轴转槽结构衔接,并通过连接管3串联。
营养液管17布置于种植单体1具有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的一侧;营养液管17上均匀地设置有雾化喷头18;营养液管17进液端通过水泵19与营养液池16连接。
上层连接轴8和下层连接轴9以连接管3为轴心在上层连接轴转槽10和下层连接轴转槽11内转动,将串联叠放的种植单体1组合成圆柱形、多边立体柱形、曲线形等多种造型。
所述气雾栽培设施还包括集液池,集液池根据气雾栽培设施的造型轮廓设置;集液池可以设于地表面上,也可以低于地表面;集液池通过循环管道与营养液池16连接。集液池周围设置有挡板,目的是挡住集液池内的营养液不外流。
按照种植单体1两端的上层连接轴8的上层连接孔12和下层连接轴9的下层连接孔13的中心间距布置连接管3;连接管3垂直立于地面设置于集液池挡墙内。
将气雾栽培设施的种植底座2顺序套在连接管上,形成种植底层,然后上面每一层再垂直叠放种植单体1,达到需要高度即可。
气雾栽培设施安装完成后,植物放入定植杯中,将定植杯放在种植单体1的栽培孔5内。沿种植单体1具有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的一侧布置营养液管17;营养液管17上均匀地设置有雾化喷头18,每平米种植单体1对应设置两个雾化喷头18,雾化喷头18与种植单体1之间的距离为50±5厘米。雾化喷头18不断地向植物根系及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喷营养液,多余的营养液从底部集液池回流到营养液池16,循环利用。生长在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内的植物根系吸收储液槽里的营养液,生长在上层储液槽6和下层储液槽7外的根系,吸收雾化喷头18喷出的雾化营养液。